把化学课变成物质与物质产生魔法效果的趣味课程,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掌握枯燥的公式和元素,20余年来,史学慧苦心研究教学,为学生们打开一扇通往化学世界的大门。
1997年,21岁的史学慧满怀热情站上了三尺讲台。为了上好课,她起早贪黑地钻研课程,对课本熟悉到能准确说出第几页、第几行是什么内容。2008年,史学慧成长为一名学校信任、学生爱戴、家长满意的太原市高水平骨干教师。当年,太原市举办科技创新大赛,史学慧积极鼓励学生参加。一名学生设计了面粉爆炸装置,成功解决了课本实验成功率低的问题。但在递交创新资料时,因为学生家里没有电脑难以完成,史学慧亲自上手,摄像记录、填写资料、整理文件,一项一项代为完成。当时负责评审的老师赞叹道:“你太细致了,对学生像对待自家孩子一样上心。”最终,学生在此次创新大赛中获奖。
2009年后,史学慧承担起3个班的教学工作,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她的能力日趋精进。十几年来,史学慧积极参加国家、省、市、区各级各类培训,并将最新的教育理念应用于课堂。她带领学生分析社会热点中化学知识的应用,如低碳生活、垃圾分类、航空航天等,关注物质的化学价值,并将现实情境巧妙融入教学,不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,灵活运用所学知识,用化学的视角观察世界。
在教学中,史学慧非常关注学生的“最近发展区”。她从2020年就开始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探索实践,让课堂提质增效,进行课堂变革,设计并实施项目化学习,在2020年、2021年、2022年山西省项目化学习案例评比中分别获一等奖、二等奖、特等奖。2021年双减政策颁布以来,史学慧想方设法用精简的作业量达到更好的效果。新课标颁布以来,史学慧更是认真研读,在教学中尝试大单元教学,应用大概念统领,将课标中的实践活动扎实落实在课堂。
同时,史学慧潜心钻研教育教学理论,努力探索课堂教育高效的方法,积极参加各类教育教学专题培训和学校课题研究,在日常工作中踊跃参加青年教师师徒结对、课堂观摩研讨、名师工作站等教研活动,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。
从教27年,史学慧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,更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。在课堂上,她的教学方法生动有趣,总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,让他们逐渐爱上化学。在课堂外,史学慧给予了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。她坚信,爱和耐心可以改变很多事情。在她眼中,从来没有所谓的“差学生”,每个出现问题的学生背后都有原因。她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,因势利导,耐心地引导每一个学生走上正确的成长之路。她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意气风发地走进理想的大学,在喜欢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成绩。
史学慧说:“在三尺讲台上,注满情、倾尽心,继续肩负起责任,不断进步!”
(山西工人报记者 师萟)